英语老师教六年级的3个反思,第2点太关键了
一、课堂互动:从”独角戏”到”群英会”
上学期我总习惯全程主导课堂,后来发现六年级学生开始有强烈的表达欲。尝试设计小组辩论”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时,意外发现平时沉默的小张能用英语列举三条反对理由。现在每节课预留8分钟自由讨论,把PPT里的填空题改成情景对话,后排玩橡皮的学生明显少了。
二、语法教学:藏在故事里的秘密
(这个太关键!)教过去进行时态时,直接讲结构学生总混淆。后来用《西游记》改编故事:”While the monkey king was fighting…唐僧 was reciting scriptures”,配合学生演情景剧。作业错误率从42%降到17%,连最怕语法的小林都主动造了5个句子。现在备课时会特意找热门动画片段做语法载体。
三、作业设计:让抄写本”活”起来
取消机械性的单词抄写后,改成”用本周10个新词给英语老师写投诉信”。有学生写道:”Dear Ms.Li,You were talking too loudly while we were sleeping in class…”既巩固了词汇,还训练了书信格式。最近还尝试让作业”分层”:基础弱的学生录单词朗读视频,能力强的用思维导图整理单元重点。
四、测评反馈:红笔不是审判器
把测验卷的”×”改成荧光笔圈出接近正确的部分,比如第三人称单数漏了”s”就标黄而不是打叉。附加便利贴写”这个时态用得很棒,如果动词再加ing就更完美了”。上学期末收到学生纸条:”现在发卷子不像领判决书了”。
五、跨学科彩蛋:数学老师的”神助攻”
偶然发现教分数时,学生总混淆”a half”和”one second”。和数学老师合作设计双语数学题,用体育课投篮数据练比较级:”Xiao Ming’s success rate is 20% higher than…”。结果单元测验的分数表达题正确率飙升3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