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垫球教学,这个动作90%的七年级学生都做错了

一、为什么正面双手垫球容易出错?

七年级学生在初学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时,常因动作不规范导致球路失控。典型错误包括:

  • 手臂未绷直:用手腕或小臂前端击球,导致力量分散
  • 身体重心不稳:膝盖未弯曲,单纯靠上肢发力
  • 击球点偏移:未用前臂内侧形成的平面触球,而是用手掌拍打
  • 二、正确动作的3个核心要点

  • 准备姿势:下肢是根基
  • 双脚开立比肩略宽,膝盖弯曲呈130°左右,重心落在前脚掌。这个姿势能确保快速移动,同时为垫球提供下肢支撑力。

  • 击球部位:前臂黄金三角区
  • 两臂伸直夹紧,用前臂内侧(肘关节到手腕1/3处)形成的平面触球。可通过以下方法检验:

  • 双手交叉抱拳(叠掌式)或互握手腕(包拳式)
  • 击球瞬间保持肩关节锁死状态
  • 发力方式:全身协调发力
  • 通过蹬地→顶髋→送肩的链条式发力,而非单纯摆动手臂。最佳击球点在腹前约一臂距离,此时能充分利用身体弹性势能。

    三、学生最常问的2个实战问题

    问题1:为什么垫球总是飞向斜后方?

    原因多为击球点过低或手臂后摆过度。纠正方法:

  • 练习时让同伴在正面1.5米处举球
  • 要求每次垫球必须越过2米高的标志物
  • 问题2:连续垫球时如何保持稳定?

    关键在于”迎球→缓冲→推送”的节奏控制:

  • 触球瞬间手臂适当放松缓冲
  • 推送方向与地面呈45°角最易控制
  • 眼睛始终追踪球体运动轨迹
  • 四、3个立竿见影的练习方法

  • 固定球练习法
  • 将球悬挂在适当高度(约腰部位置),反复练习标准击球动作,每组20次,重点体会前臂触球感。

  • 对墙反弹训练
  • 距墙1.5米站立,要求每次垫球后球必须反弹至墙面标记区域(标记直径50cm的圆圈)。

  • 移动垫球游戏
  • 设置5×5米方格区域,两人一组进行移动中对垫,要求每完成3次成功垫球后必须横向移动一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