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数学教案,90%的老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一、核心素养目标为何容易被忽视?

许多数学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往往更关注知识点的讲解和习题的设计,而忽略了核心素养目标的融入。这种现象的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

  • 传统教学惯性: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更注重解题技巧和考试成绩,导致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足。
  • 目标表述模糊:部分教师虽然知道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具体落实到教案中。
  • 评价体系滞后:现有的考试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匹配核心素养要求,教师缺乏明确的指引。
  • 二、核心素养目标如何融入数学教案

    要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教师需要在教案设计中明确以下几点:

    (1)明确素养指向

    每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应具体化,例如:

  • 逻辑推理:通过几何证明题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
  • 数学建模: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
  • (2)设计情境化任务

    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例如:

  • 在统计与概率单元,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课外活动时间,并分析数据规律。
  • (3)优化课堂互动

    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可以:

  •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表达数学思维。
  • 设置开放式问题,避免单一答案限制思维。
  • 三、典型误区与改进

    误区1:核心素养=课外拓展

    部分教师误以为核心素养就是增加课外知识,它应贯穿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误区2:教案写满素养目标,但课堂不落实

    教案中的素养目标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而应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来体现。

    改进

  • 每节课选择1-2个核心素养重点培养,避免贪多求全。
  • 结合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素养目标真正落地。
  • 四、案例分享:一堂融入核心素养的数学课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 素养目标:培养数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和符号意识(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教学活动
  • 让学生用纸张折叠表示1/2、1/4等分数,直观感受分数概念。
  • 设计分披萨情境,讨论如何公平分配不同人数的份额。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