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案三维目标,90%的老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为什么三维目标容易被忽视?
许多体育老师在编写教案时,往往只关注技能训练和课堂活动设计,却忽略了新课标强调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忽视可能导致课堂流于形式,学生虽然参与了运动,但缺乏深层次的学习体验。
知识与技能:不只是会运动
传统的体育课教案通常只列出学生能完成前滚翻或掌握跳绳技巧等技能目标,但真正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
案例:一节篮球课如果只教投篮动作,而忽略投篮时发力顺序的原理讲解,学生可能反复练习却难以进步。
过程与方法:被低估的隐形目标
过程与方法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学习,而非单纯的结果。例如:
常见误区:教案中写通过游戏练习运球,但未说明游戏如何具体培养团队协作或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课的灵魂所在
这一维度最容易被简化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实则应更具体:
关键点:情感目标不能靠说教达成,需通过课堂设计自然渗透。例如一场接力赛后,让学生分享队友哪次配合让你最感动。
三维目标如何落地?
误区警示:避免情感目标假大空,如树立终身锻炼意识应细化到本节课后,80%学生愿意尝试课间跳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