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哪些?90%的家长都忽略了第4点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能力培养。包括识字写字、词汇积累、句子表达和篇章理解。教学中需通过朗读、仿写、造句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低年级可通过”汉字开花”游戏拓展词汇量,高年级则需强化逻辑性书面表达。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

语文学习本质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推理判断能力。说课设计中可加入”预测故事结局””辩论人物选择”等环节,比如《乌鸦喝水》一课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方案。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

这是最容易被量化忽略的素养。通过古诗词吟诵、散文意境体会、绘本创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在《江南》古诗教学中,用”画诗中景””演诗中情”的方式深化体验。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90%家长忽视的关键)

深层素养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除教材内容外,应拓展节气民俗、汉字演变、方言保护等主题。例如学习《端午粽》时,可组织学生采访长辈记录地方端午习俗,实现文化活态传承。

五、教学实施

在说课设计中要体现素养融合:识字课可融入汉字文化讲解(如”孝”字的象形演变),阅读课应设计思维导图梳理环节,习作课需创设真实文化情境(如撰写传统节日观察日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