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进课堂,这个视频方法绝了
一、核心素养与课堂视频的融合
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维度。如何让这些抽象概念在课堂中落地?视频教学提供了直观、生动的解决方案。
在讲解古诗词时,播放意境动画或名家朗诵视频,学生不仅能感受语言韵律,还能通过画面理解文化背景。再比如,用纪录片片段辅助说明说明文的逻辑结构,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条理性。
二、视频选取的三大关键点
视频内容必须与当堂课的知识点强关联。比如学习《赵州桥》时,播放桥梁建筑纪录片片段,而非泛泛展示中国古桥大全。
单段视频3-5分钟,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播放前可抛出问题:视频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工匠智慧?播放后立刻组织小组讨论。
对基础较弱班级,优先选择带字幕的讲解类视频;对能力较强的班级,可使用无字幕素材,鼓励学生自主归纳关键信息。
三、经典课例:用视频破解教学难点
在《草船借箭》说课中,教师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借箭片段,引导学生对比原著描写:视频里诸葛亮的神态和书中哪句话对应?通过具象化演绎,学生快速理解笑谓鲁肃曰的深层谋略,比单纯文本分析效率提升50%以上。
四、避免视频教学的常见误区
部分教师过度依赖视频,整节课播放超过15分钟,导致课堂变成观影会。正确做法是:视频只作为引子或佐证,核心仍要回归文本研读。例如播放《黄河颂》朗诵视频后,立即让学生模仿朗诵节奏,再分析重音处理的技巧。
五、技术工具的高效运用
推荐使用剪映快速裁剪重点片段,或用希沃白板直接在视频上标注关键词。例如在《蝙蝠与雷达》教学中,用红圈标注蝙蝠超声波动图的关键帧,同步讲解仿生学原理,实现跨学科融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