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3大方面6大素养,90%的人都理解错了
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
核心素养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构成。
文化基础强调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融合。许多教师在设计说课稿时,往往只关注知识点的罗列,却忽略了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视角理解文化内涵。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节日主题渗透中外文化对比,比单纯记忆单词更符合素养要求。
自主发展包含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说课稿中常见误区是将自主学习简单等同于布置预习作业,而真正的自主发展需设计分层任务和反思环节。比如三年级英语课可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归纳单元重点,而非机械抄写。
社会参与聚焦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部分说课稿会割裂课堂与社会的关系,像用英语设计社区环保标语这类任务,既能锻炼语言能力,又能培养社会责任感。
六大素养的实践误区
人文底蕴≠背诵古诗
在语文说课稿中常见将人文底蕴窄化为古诗词积累,实则应通过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对比《静夜思》中英译本,体会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
科学精神≠做实验
科学课说课稿容易陷入器材依赖症,但核心是培养质疑精神。比如让学生先预测纸船承重结果再验证,比直接演示更有价值。
健康生活≠体育达标
体育说课稿若只关注跳绳个数,就偏离了素养本质。可设计制定家庭运动计划的作业,将健康意识延伸到课外。
责任担当≠班会说教
品德课说课稿常采用灌输式案例教学,更好的方式是让学生采访社区工作者,用调查报告呈现学习成果。
说课稿设计的转型关键
从教知识到育能力
传统说课稿强调学生能记住多少单词,转型后应表述为学生能运用多少种询问价格的句型。例如设计超市情境对话,而非单纯听写测试。
评价标准的重构
避免使用90%学生掌握语法点这类量化指标,改为学生能结合生活经验改编对话。英语课可让学生用新句型描述自己的书包,体现真实语用能力。
跨学科视角的融入
数学说课稿可关联科学课的测量知识,语文说课稿可融入历史背景分析。例如教学《赵州桥》时,同步引入建筑力学常识,培养综合思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