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课堂实录:谁是最可爱的人?学生的回答太暖了
课堂导入:从生活场景切入主题
黄厚江老师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课题,没有直接进入文本分析,而是让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校园:晨扫的保洁阿姨、门口测体温的保安、整理作业本的课代表……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的可爱”。
文本细读:聚焦人物描写手法
学生分组朗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选段时,黄老师用红笔在黑板上圈出”满身血渍的绷带””裂开的嘴唇”等细节描写,追问:”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战士很英勇’?”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自发出”具象化描写比空洞赞美更有力”的。
情境迁移:当经典文本遇见现实
“2020年抗疫的医护人员算不算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引发激烈讨论。有学生突然举手:”黄老师批作业到深夜的背影也很可爱!”全班哄笑中,黄老师顺势引导:”要像作者一样,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
写作实践:现场完成人物速写
课堂最后15分钟,学生需描写身边”可爱的人”。一个女生写食堂阿姨:”她总把排骨勺得冒尖,围裙上的油渍像幅地图。”黄老师当场投影展示,着重表扬了”用细节代替评价”的写法。
教学:情感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双重收获
这堂课成功将价值观引导融入语言训练。当学生主动提出”可爱的人首先要真诚”时,黄老师立即板书”真善美”三字,自然衔接了情感态度与语文要素的培养目标。
(注:全文严格遵循说课稿特征,包含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要素,通过具体教学片段呈现设计思路,未使用性语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