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学这么简单?初中体育老师都在用的说课技巧

一、说课稿的核心框架设计

初中实心球说课稿需紧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大板块展开。以人教版七年级实心球单元为例,教材分析需强调投掷动作对发展上肢力量的作用,学情分析要关注学生协调性差异。

二、3分钟抓住评委注意力的开场

采用”问题导入法”效果最佳:”为什么同样的实心球,有的同学能投10米,有的却不到5米?”配合现场示范持球手型(五指自然分开,球体紧贴指根),立即展现专业度。可插入学生常见错误案例,如”甩小臂”导致的发力分散问题。

三、突破重难点的创新教法

针对”蹬地转髋发力”这个难点,可设计”弹力带辅助练习”:将弹力带固定在腰部,让学生体会髋部主动发力的肌肉记忆。分组练习时采用”三线教学法”——安全线、练习线、挑战线,对应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6m/8m/10m标志桶。

四、课堂互动的实战技巧

设置”投掷小达人”挑战赛时,要明确评价标准:不是单纯比远度,而是看”动作标准度+进步幅度”。引入学生互评环节,用手机拍摄动作视频进行慢放分析,这也是说课中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亮点。

五、安全事项的细节处理

必须强调”扇形安全区”设置:以投掷点为圆心,30度角范围内严禁站人。准备备用实心球(1kg轻量级)给力量薄弱学生,说课中要体现分层教学理念。意外预案需具体到”如遇学生扭伤,立即启动RICE处理原则”。

六、说课语言的艺术加工

避免平铺直叙,多用教学场景化描述:”当发现第三排小李同学出现屈肘动作时,我会立即采用’一托二顶’纠错法——左手托肘关节,右手顶住球后下部”。说课稿中适当加入数据支撑,如”通过本课教学,预计使85%学生掌握蹬转发力顺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