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90%的家长都搞错了

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什么

核心素养并非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许多家长误将其等同于学科成绩,实际上它涵盖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维度,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融合。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人文底蕴要求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则强调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绘本阅读既学习语言知识,也渗透跨文化理解,这正是文化素养的体现。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

自主学习能力比被动接受知识更重要。三年级英语说课中,设计”单词闯关游戏”能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而规律作息、情绪调节等健康生活习惯,同样属于核心素养范畴。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

社会责任感需从小培养,如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完成社区主题海报;实践创新则体现在用所学语言解决真实问题,例如设计校园英语指示牌。这些活动远超传统”背单词”的认知层面。

家长常见的三大误区

核心素养窄化为才艺特长、过度依赖课外补习班、忽视日常生活中的素养渗透。比如用英语点餐时鼓励孩子主动交流,比突击考级更能培养综合能力。

说课设计中的素养落地

以人教版三年级英语《My Family》为例,教学目标需包含:用英语介绍家庭成员(知识)、合作完成家庭树海报(能力)、感悟亲情价值(情感),实现素养三维目标的统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