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核心素养4维度教学,90%的老师都忽略了这点
一、语言能力:从”会做题”到”会交流”
许多课堂仍停留在机械背诵和语法训练,而新课标强调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以三年级《At the zoo》单元为例,可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用”This is…/It has…”句型描述动物特征,同时融入肢体语言,避免”哑巴英语”。
二、文化意识:藏在单词里的世界观
教学动物词汇时,不少教师忽略文化差异。比如”龙”在西方是dragon(负面形象),而中国龙是loong(文化图腾)。通过对比中英文绘本《The Pet Dragon》和《哪吒闹海》,能直观培养文化比较能力。
三、思维品质:提问比答案更重要
在教《My family》时,典型误区是直接呈现”father/mother”词汇表。更好的做法是展示不同国家家庭合照,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张照片里有两位妈妈?”通过讨论同性婚姻、领养等社会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学习能力:把”教策略”写进教案
90%的教案缺失元认知策略指导。例如教《Food》单元时,可以示范”单词分类记忆法”:将apple/banana归为水果类,hamburger/pizza归为快餐类,同时让学生自主创建个性化单词网络图。
教学现场常见误区
某次听课发现,教师用40分钟讲解”There is/are”句型结构,但学生最终只会造句不会应用。改进方案是改为”教室寻宝游戏”,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该句型描述发现的物品位置。
说课设计关键点
设计《Seasons》说课时,不仅要展示语言目标(掌握spring/summer等词汇),更要明确思维目标:通过绘制四季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说课稿中单独列出核心素养达成指标检测方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