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曝光,90%的家长都搞错了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目标?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关键概念,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家长误以为背单词=学英语,实际上核心素养包含四大维度: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例如三年级英语课《My Family》,目标不仅是学会father/mother等词汇,更要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家庭文化差异。

二、家长常见的三大认知误区

误区1:分数至上,忽视思维培养

部分家长以单元测试分数评判学习效果,却忽略孩子是否能用英语简单表达观点。比如教学反思中发现,学生能默写Whats your name?,但面对真实对话仍不敢开口。

误区2:文化意识=背节日名称

在《Happy Birthday!》课程中,核心素养要求对比中西方生日习俗,但部分家长仅要求孩子记忆cake/candle等单词,错失文化比较的深度学习机会。

误区3:学习能力=刷题速度

新课标强调学会学习,但家长常布置重复抄写作业。三年级学生应掌握用自然拼读法推测新词(如cat-hat-mat的规律),而非机械记忆。

三、课堂实践中的素养落地策略

策略1:创设真实语境

以小学三年级《At the Zoo》为例,教师设计动物管理员任务:学生需用I see…/It has…描述动物特征,并小组合作制作英文指示牌。这种实践同时锻炼语言能力与合作思维。

策略2:跨学科融合

将英语与美术结合,如绘制My Dream School海报并用3-5句英文介绍。教学反思显示,学生通过视觉-语言双通道输入,记忆留存率提升40%。

策略3:过程性评价改革

用成长档案袋替代单一笔试,收录学生的课堂录音、手绘单词卡等。例如某校在《Colors》单元中,通过记录孩子从This is red到I like pink because…的进步,直观反映思维发展。

四、给教师的反思

在说课稿设计中,需明确标注素养目标与活动关联性。例如《Food》单元的说课若仅写学习hamburger等单词,则目标模糊;应调整为通过菜单设计活动,培养健康饮食的文化意识(素养目标2)及分类归纳能力(素养目标3)。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