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3大要素,90%的人都忽略了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超越了传统学科知识的范畴,更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发展。
核心素养的三大要素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歌曲、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非单纯记忆单词和句型。
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技能的掌握,更是跨文化理解的过程。在说课稿设计中,教师可以结合节日、风俗等内容,帮助学生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比如,在教授Happy Birthday时,可拓展西方生日习俗,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生日的传统庆祝方式,增强文化认同感。
思维品质
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三年级阶段,教师可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Why do we learn English?或How can you use English in daily life?,鼓励学生用简单英语表达观点,逐步提升思维深度。
如何在说课稿中体现核心素养?
目标设定
说课稿的教学目标需明确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在《At the zoo》单元说课中,目标可设定为:
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应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比如设计动物谜语游戏,学生通过听力获取信息(语言能力),猜测动物后讨论其栖息地(文化意识),最后自主创编谜语(思维品质)。
评价方式
摒弃单一笔试评价,采用多元评估。通过小组表演考察语言运用,通过文化话题讨论观察思维表现,并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全面反馈素养发展情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