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实施方案


(本课题为温州市2005基础教育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AYQ0520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正式颁布并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实施,《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新课程体育教学领域不仅包括课堂体育教学领域,而且把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也纳入了新的体育课程领域,可见,开发和探索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模式意义所在。


课间操即为做广播操,这种长期以来在各学校几十年一贯制的习惯做法对调节学生身心、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这种单一的、老一套形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诸多弊端逐渐显现:组织模式死板、学生个性受到压制,典型的后果是学生做操不认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非常严重,虽然经常采取检查、评比等措施进行整顿、促进,但总是“雨过地皮干”,作用不大,更说不上根本好转。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式而已,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染上一些恶习,如:做事马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改革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势在必行。


近十多年来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心肺功能、耐力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增多,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同龄青少年身高与日本相比差3-5厘米,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校难以保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侵占了学生到操场上、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时间、空间。加之仅有的体育课和课间操,其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调枯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难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上课和做操的质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职能部门适时地提出多项改革举措,其中体育课改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意义尤为重大!

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开辟迪斯科、民族民间舞、集体舞、健美操、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校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第一,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第二,它是一种体育生活,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情趣十足,为学生诗一般的生活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该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第三,它是一种校园文化,大课间操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现,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2


三、研究思路


(一)课题的假说


1、实践假说


1)开展大课间活动研究能充分发挥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自觉参与体育学习目的,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2)开展大课间活动能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教育水平,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智力发展。


3)开展大课间活动能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特色,打造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扩大影响,促进学校可持发展。


2、理论假说


本研究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基础上:


1)教育学依据: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


2)心理学依据:感受过程的情绪、体验、喜悦等。


3)社会学依据:注重同伴间的合作与交往。


4)运动学依据:感受运动过程的内在体验。


5)哲学依据:人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自觉地从事活动。


(二)研究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搞的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符合标准,要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大课间活动来。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健美操、球类项目等,要以年级、班、组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去创新,要使学生创新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艺术性,要体现体育与美音的完善结合。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了体育与美音的结合,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所以在大课间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音的完美结合。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渗透性,要使大课间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在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把德、智、美、心理教育等活动融合进行,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活动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以体促德,以体促智,以体促美,以体促心的目的。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群体性和安全性。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教师要高度重视,要组织、指导好,以免事故发生。


(三)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


①探讨中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内容设置、模式的理论依据。


②改革现行传统的课间活动模式为快乐大课间活动模式前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形态、机能有明显变化,且后测明显优于前测。


2、实践目标


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大课间活动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社会的责任上。


②改变传统的课间活动内容,适应大课间活动模式需要,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及社会体育项目引进大课间活动。


四、因变量及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研究方法、措施和设计逻辑


(一)研究方法


①实验法:确立实验学校、班级,对实验对象进行全程跟踪研究,论证新的大课间活动模式优越与否。


②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以使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


③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寻找新大课间活动模式操作程序。


④文献资料法:借助专家研究成果,广泛利用相关课题研究资源信息,使结果全面、准确、科学。


七、研究步骤及进度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顾问:


组长:叶尚侃


副组长:陆经民


小学实验组

组员:徐蓓莉


初中实验组


组长:胡旭朝


组员:倪胜辉


高中实验组


组长:张乐荣

九、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