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三步上篮教学,90%的体育老师都教错了
误区一:先跨步再收球?顺序搞反了!
许多老师会让学生先跨步再收球,认为这样更自然。但国际篮联标准动作要求先收球后跨步——必须在双手触球瞬间确立中枢脚,否则会被判走步。正确流程:运球→双手合球(同时喊1)→跨第一步(2)→第二步起跳(3)。
关键细节:非持球手的保护动作
学生常忽略非持球手的护球动作,导致上篮被切。正确做法:起跳时非持球手屈肘抬起,与持球手形成三角保护圈。可通过防干扰训练强化:让防守者轻拍持球人手臂,持球人需保持动作不变形完成上篮。
90%学生踩错的起跳距离
三步上篮的起跳点应在篮板45度角、距篮筐1.5-2米处(小学生用跳绳标记距离)。太近会导致投篮角度过高,太远则力量不足。测试方法:让学生原地站立伸臂,指尖距篮筐10-15厘米时即为理想起跳点。
落地不稳?问题出在最后一步
常见错误是第二步跨得过大,导致落地前冲。正确动作:第二步要比第一步短20%-30%,用脚后跟先着地缓冲。可在地面贴胶带标注两步长度差,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
进阶训练:闭眼上篮法
当学生掌握基础动作后,可尝试闭眼完成最后两步上篮。这能强制身体记住步幅和起跳力度,特别适合总是低头看球的学生。注意需在软垫区域进行,教师全程保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