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3大方面6大素养18个要点,90%的老师都忽略了

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

文化基础核心素养的根基,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强调文化传承与审美能力,科学精神则注重理性思维与批判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故事、歌曲渗透文化内涵,比如用英文童谣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韵律。

自主发展聚焦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涵盖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三年级英语课可通过设计单词闯关游戏,培养学生自主记忆策略;同时需关注学生课堂心理状态,避免机械重复导致兴趣流失。

社会参与强调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在说课稿设计中,可融入小组合作任务,如用英语设计社区环保标语,既锻炼语言应用,又培养社会责任感。

六大素养的教学盲区

人文积淀常被简化为知识灌输。某教师教Animals单元时,仅要求记忆单词,却忽略了通过动物习语(如busy bee)拓展文化认知。

科学思维在英语课堂易被弱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中英文构词规律(如sunflower=太阳+花),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健康生活素养常止步于口号。在课堂管理中加入一分钟冥想护眼操等微活动,将素养落实为具体行为。

十八个要点的实践陷阱

国际理解沦为表面功夫。有教师教Countries主题时,仅展示各国国旗,未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背后的价值观。

技术应用存在两极分化。部分教师过度依赖APP打卡,而忽略了技术工具如何服务于真实交际情境的创设。

问题解决环节设计流于形式。有效的做法是设置开放式任务,如用5句英语帮迷路的外国游客,而非机械完成课本填空。

说课稿中的素养渗透策略

目标撰写需显性关联素养。避免笼统写掌握单词,应改为通过角色扮演,用新学单词表达情感(人际沟通素养)。

活动设计要预留素养生长空间。例如阅读环节后增设如果你是主人公…的创意表达,而非仅做理解检测。

评价标准应包含素养维度。除语言准确性外,需增加小组合作中主动提供帮助提出新颖解决方案等观察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